【食言而肥是什么意思】“食言而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不算数、违背承诺,事后却因此获得好处或利益。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守信用、言行不一的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食言而肥 |
拼音 | shí yán ér féi |
出处 |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今子食言,是为不德。” |
含义 | 说话不算数,事后却因失信而获利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失信行为 |
情感色彩 | 贬义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食言而肥”最早出自《左传》,原意是指某人因为违背诺言而得到好处,从而显得“肥”,即占了便宜。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讽刺和批评的表达方式,强调的是“失信”与“得利”的矛盾关系。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工作场合 | 小李答应准时完成任务,结果拖延到最后一刻才交,还获得了额外奖金,真是“食言而肥”。 |
日常生活 | 朋友约好一起吃饭,结果他临时有事没来,还说“我下次请客”,这种行为就是“食言而肥”。 |
商业合作 | 甲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却在谈判中获得了更多利益,这就是典型的“食言而肥”。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背信弃义、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
反义词 | 一诺千金、信守承诺、言出必行 |
五、总结
“食言而肥”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批判意味的成语,用来提醒人们要言而有信、遵守承诺。在现代社会中,诚信是人际关系和商业合作的基础,失信不仅会失去他人的信任,还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应避免“食言而肥”的行为,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