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舌战群儒详细解释

2025-09-16 23:19:34

问题描述:

舌战群儒详细解释,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6 23:19:34

舌战群儒详细解释】“舌战群儒”是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典故,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众多对手时,凭借出色的口才和智慧,进行激烈辩论并最终取得胜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辩才无碍、能言善辩之人。

一、

“舌战群儒”最早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讲述的是诸葛亮初出茅庐,面对东吴的谋士们,以巧妙的言辞和逻辑,逐一驳倒对方的观点,使众人折服的故事。这一情节展现了诸葛亮的机智与雄辩能力,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经典。

该成语不仅用于描述历史人物的辩论技巧,还广泛应用于现代语境中,形容在辩论、演讲或谈判中表现突出的人。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内容
出处 《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
主角 诸葛亮
对手 东吴谋士(如张昭、虞翻、步骘等)
背景 诸葛亮初投刘备,被派往江东求援,面对东吴文臣的质疑
意义 形容口才出众、能言善辩,在辩论中占上风
延伸意义 用于形容在复杂场合中以理服人、逻辑清晰的表达能力
现代应用 多用于评价辩论、演讲、谈判等场合中的表现
典型场景 会议讨论、辩论赛、职场沟通等

三、小结

“舌战群儒”不仅是对个人口才的赞美,更是一种智慧与策略的体现。它强调了语言的力量和逻辑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具备清晰的表达和说服能力。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舌战群儒”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