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九月初三夜下一句】一、
“可怜九月初三夜”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诗为:
>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其中,“可怜九月初三夜”是诗中的关键句之一,描绘了初秋夜晚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叹。
“可怜”在此并非现代汉语中“可怜”的意思(即同情、怜悯),而是古汉语中“可爱、可喜”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九月初三的夜晚真是可爱啊”。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句诗及其背景,以下是对该诗句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可怜九月初三夜 |
出处 | 唐代·白居易《暮江吟》 |
上一句 | 半江瑟瑟半江红 |
下一句 | 露似真珠月似弓 |
作者 | 白居易 |
创作背景 | 诗人晚年闲居时所作,描写傍晚至夜晚江边景色,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
“可怜”含义 | 古义:可爱、可喜;现代义:同情、怜悯 |
诗意解析 | 描绘九月初三夜晚的静谧与美丽,露水如珍珠,月亮如弯弓,意境清新动人 |
诗歌风格 | 清新自然,语言简练,画面感强 |
赏析要点 | 意象生动,情景交融,体现诗人细腻的观察力 |
三、结语
“可怜九月初三夜”虽只有五个字,却蕴含丰富的意境与情感。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审美情趣。通过了解这一句诗的上下文、作者背景以及词语含义,我们能更深入地体会到这首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