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斗士。他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属连云港市),后随父迁居扬州。朱自清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后留学美国,回国后长期任教于多所大学,如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朱自清的文学作品以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在散文创作方面成就卓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奠基人之一”。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朱自清 |
| 原名 | 朱自华 |
| 字 | 佩弦 |
| 号 | 秋实 |
| 出生日期 | 1898年11月22日 |
| 逝世日期 | 1948年8月12日 |
| 籍贯 | 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 |
| 教育背景 | 早年受传统教育,后留学美国 |
| 主要身份 |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斗士 |
| 代表作品 | 《背影》《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 文学风格 | 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结构严谨 |
| 社会影响 | 中国现代散文的重要代表人物,影响深远 |
朱自清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思想和道德层面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他一生坚持独立人格,反对专制,支持民主,最终因拒绝领取美国援助粮而病逝,留下了“宁饿死不领救济粮”的悲壮故事,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