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庭前落尽梧桐叶,
水边无复芙蓉花。
风摇翠竹声萧瑟,
霜染丹枫色更佳。
寒鸦数点栖枝上,
寂寞黄昏独自嗟。
首句“庭前落尽梧桐叶”,通过描写庭院中梧桐树叶全部凋零的情景,展现出秋天的肃杀之气和季节的变迁。梧桐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孤傲的象征,它的落叶也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
第二句“水边无复芙蓉花”进一步强化了秋日的冷清感。荷花在夏季盛开,而到了秋天则已凋谢,水中不再有那娇艳的花朵,取而代之的是萧瑟的水面,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第三句“风摇翠竹声萧瑟”,这里不仅描写了风吹动翠竹时发出的声音,还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翠竹虽绿意尚存,但在秋风的吹拂下却显得格外孤单。
第四句“霜染丹枫色更佳”,则是对秋色的一种赞美。经霜后的枫叶变得更加红艳,这种色彩上的对比使得秋天的景色更加丰富多姿,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成熟之美。
最后两句“寒鸦数点栖枝上,寂寞黄昏独自嗟。”将视角转向天空中的寒鸦,它们在黄昏时分聚集在树枝上休息,这一画面增添了一份孤独与寂寥。而诗人自己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无尽的感慨,感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
综上所述,《天净沙·秋》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于秋天独特美感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