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英咀华名词解释】“含英咀华”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进学解》:“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含英咀华,作诗破体。”原意是比喻读书时细细品味文章中的精华部分,如同口中含着花蕊、咀嚼花蜜一般,形容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非常深入细致。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阅读或写作时,能够深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不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能领悟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它强调的是对语言文字的精细品味与深刻理解,是一种高度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的表现。
含英咀华 名词解释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含英咀华 |
出处 | 唐·韩愈《进学解》 |
原意 | 比喻细细品味文章中的精华部分,如含花蕊、咀花蜜 |
引申义 | 形容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
使用对象 | 多用于评价文人学者的阅读或写作水平 |
文化意义 | 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细腻品味与思想深度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赞美他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力 |
通过“含英咀华”,我们不仅能看到古人对文学艺术的珍视,也能体会到中华文化中对知识和修养的高度重视。这一成语提醒我们,在学习和创作中,不应只追求表面的知识积累,而应注重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