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是什么意思】一、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其中,“浮云终日行”描绘了天空中浮云不断飘动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游子久不至”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兄弟迟迟未归的牵挂与担忧。
整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杜甫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抒情名句之一。
二、内容解析表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原句 |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字面意思 | 浮云整天在天空中飘动,游子却久久没有归来。 |
意象分析 | - “浮云”:象征漂泊不定、无依无靠的生活状态 - “终日行”:强调时间的持续和变化 - “游子”:指离家远行的人,多指诗人自己的兄弟 - “久不至”:表达等待已久的焦急与无奈 |
情感表达 | 表达诗人对远方亲人(如兄弟)的深切思念和牵挂,也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艺术特色 | - 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
历史背景 |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因战乱与家人失散,思念之情尤为强烈。 |
三、结语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让我们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在动荡时代中对团圆的渴望。这种情感跨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