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式微胡不归的意思】《诗经·邶风·式微》是一首古老的诗歌,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其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是这首诗中的经典句子,意思是:“天色渐暗了,为什么还不回来?”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夜幕降临的情景,也寄托了诗人对归家之人的深切期盼。
为了更好地理解“式微式微胡不归”的含义,以下是对该句的总结与解析:
一、原文与出处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诗经·邶风·式微》 |
原文 |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 |
翻译 | 天色渐渐昏暗了,为什么不归来?如果不是为了君王,为何要在泥泞中奔波? |
二、词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式微 | 指天色渐暗、天将黑的样子,也可引申为事情逐渐衰落或处境艰难。 |
胡不归 | “胡”意为“为什么”,“归”即“回来”,整句意为“为什么不回来?” |
微君之故 | “微”通“非”,“故”指缘故、原因,“微君之故”意为“如果不是因为君王的原因”。 |
泥中 | 指泥泞之地,象征困苦、艰难的处境。 |
三、诗句含义
“式微式微,胡不归”是全诗的核心句,表达了诗人对远行之人(可能是戍边士兵、在外劳作的人)的担忧与思念。天色已晚,却仍未归来,诗人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还不回来?这种情绪既包含对亲人的牵挂,也隐含对现实困境的不满。
四、情感表达
情感类型 | 表现方式 |
思念 | 对远行者的牵挂与期盼 |
悲悯 | 对他人处于困境的同情 |
愤懑 | 对社会现实或统治者不满的情绪 |
感叹 | 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 |
五、文化背景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了周代社会的生活和思想。“式微”一词在后世也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局势衰败、人心向背等情境。而“胡不归”则成为表达思念与期待的常用语句。
六、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式微式微胡不归”虽然不再用于具体的历史场景,但其蕴含的情感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珍惜亲情,关注身边人,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压力下仍能坚持归家的期望。
七、总结
“式微式微,胡不归”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人类情感的深刻表达。它承载着古代人民对归家的渴望、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一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细腻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获得对现代生活的反思与启发。
结语:
“式微式微,胡不归”虽简短,却意味深长。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忘停下脚步,思考那些未曾归来的身影,以及我们心中那份最朴素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