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翩翩起舞历史典故

2025-11-21 22:27:04

问题描述:

翩翩起舞历史典故,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1 22:27:04

翩翩起舞历史典故】“翩翩起舞”这一成语,常用来形容舞姿轻盈优美、动作流畅自然。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追求,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审美观念。

一、

“翩翩起舞”最早可追溯至《诗经》时期,用于描述女子跳舞时的优雅姿态。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成语逐渐成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描写方式,广泛用于描绘人物的风度、气质以及情感表达。在不同朝代中,“翩翩起舞”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略有不同,但核心始终围绕着“美”与“动”的结合。

此外,该成语还常出现在诗词、戏曲、小说等文学形式中,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刻画人物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翩翩起舞”在中华文化中的演变与传承。

二、历史典故表

时期 文献出处 典故内容 含义解析
先秦 《诗经·陈风·泽陂》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描写女子舞姿轻盈,容貌动人,体现早期对舞姿美的重视。
汉代 《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虽未直接提到“翩翩起舞”,但诗歌中充满动感,常被引申为舞姿之美。
唐代 李白《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以比喻手法描绘女子舞姿如云似花,极尽华丽之态。
宋代 苏轼《水调歌头》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表达诗人孤独时以舞自慰,舞姿轻盈,意境空灵。
明清 《红楼梦》 王熙凤、林黛玉等人物多有舞姿描写,如“步摇金钗,翩翩起舞”。 展现贵族生活中的舞蹈文化,强调舞姿与仪态的和谐统一。

三、结语

“翩翩起舞”不仅是对舞姿的赞美,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的体现。从先秦到明清,这一成语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不断丰富其内涵,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极具表现力的词汇。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它都象征着优雅、灵动与美好。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翩翩起舞”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与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