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古朗月行全诗】《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原题为《古朗月行》,属于汉乐府旧题。此诗以月亮为题材,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诗歌
《古朗月行》共十六句,分为两个部分:
- 前八句:描写月亮的美丽和神秘,通过比喻和想象描绘出一个梦幻般的月夜景象。
- 后八句:由景入情,转入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全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叹,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风格。
二、诗歌原文及释义
| 句子 | 原文 | 释义 |
| 1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 |
| 2 | 夏夜乘凉风,露水湿衣衫。 | 夏天晚上乘着凉风,露水打湿了衣衫。 |
| 3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水流从高处飞泻而下,仿佛是银河从九天落下。 |
| 4 |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 玉石台阶上生出了白露,夜深人静时打湿了罗袜。 |
| 5 |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 回头看走过的路,一片苍茫翠绿。 |
| 6 |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悲。 | 只看见新欢的笑声,听不到旧人的悲伤。 |
| 7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谁家的玉笛在夜晚发出声音,随风飘满洛阳城。 |
| 8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举起酒杯邀请明月,与自己的影子共饮。 |
| 9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现在的人看不到古代的月亮,而现在的月亮曾照耀过古人。 |
| 10 |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 古人和今人像流水一样,都曾一同仰望明月。 |
| 11 |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希望在歌唱饮酒的时候,月光永远照在酒杯中。 |
| 12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我把忧愁的心寄托给明月,让它随风送到夜郎西边。 |
| 13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明月照在松林之间,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流淌。 |
| 14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江边是谁第一次见到月亮?月亮又是哪一年开始照耀人类的? |
| 15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 人生一代代没有尽头,江上的月亮年年都相似。 |
| 16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等待的是谁,只看到长江不断奔流。 |
三、诗歌赏析
《古朗月行》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哲理诗。它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引发了对时间、生命、孤独与永恒的思考。李白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文学才华。
四、总结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古朗月行》 |
| 作者 | 李白 |
| 类型 | 乐府诗 |
| 体裁 | 古体诗 |
| 创作背景 | 借月抒怀,表达人生感慨 |
| 主题 | 对月亮的赞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
| 艺术特色 | 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
| 代表诗句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结语
《古朗月行》是李白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既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中华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