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儒林外史妙语佳句

2025-11-16 08:13:07

问题描述:

儒林外史妙语佳句,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6 08:13:07

儒林外史妙语佳句】《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长篇小说,作者吴敬梓以犀利的笔触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下的种种弊端和士人阶层的虚伪与堕落。书中不仅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也极为精炼,许多句子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经典名言。

以下是对《儒林外史》中一些妙语佳句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展示,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其内容与意义。

一、妙语佳句总结

1. “功名富贵,本是人生之大欲。”

——这句话揭示了人性中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也是整部作品的核心主题之一。在科举制度下,人们为了功名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了道德底线。

2.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读书不仅是求取功名的手段,更是修身养性的途径。

3. “天下无如吃饭难,世上唯有读书高。”

——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读书的推崇,但也暗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讽刺。

4.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句话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不能仅凭外表判断其能力或价值,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5.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表面上讲的是饮酒吃肉不影响修行,实则讽刺那些表面虔诚、内心贪婪的人。

6.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出自《红楼梦》,但常被误认为是《儒林外史》中的句子。不过,这种思想在《儒林外史》中也有体现,强调对世事的洞察力与处世智慧。

7.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虽然不是《儒林外史》原句,但其精神与书中人物如范进、周进等人的命运相呼应,表达了一种坚守气节的态度。

8. “人怕出名猪怕壮。”

——形象地说明了名声带来的压力与风险,也暗示了社会对成功者的嫉妒心理。

9. “百无一用是书生。”

——讽刺了那些只知读书却不懂实际本领的书生,反映了作者对空谈理论、脱离现实的批判。

10.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是当时社会普遍的价值观,但在《儒林外史》中却被用来反讽,揭示了这种观念的荒谬与危害。

二、妙语佳句一览表

序号 句子 出处/背景 含义与作用
1 “功名富贵,本是人生之大欲。” 《儒林外史》 揭示人性对功名的追求,点明主题
2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儒林外史》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现实的复杂性
3 “天下无如吃饭难,世上唯有读书高。” 《儒林外史》 表现对读书的推崇与现实的无奈
4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儒林外史》 强调不能仅凭外表判断人
5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儒林外史》 讽刺表面虔诚、内心贪婪之人
6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常被误认为出自《儒林外史》 强调对世事的理解与处世智慧
7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非原著,但精神契合 表达坚守气节的态度
8 “人怕出名猪怕壮。” 《儒林外史》 揭示名声带来的压力与社会心态
9 “百无一用是书生。” 《儒林外史》 讽刺脱离实际的书生
10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儒林外史》 反讽传统价值观的荒谬

三、结语

《儒林外史》不仅是一部讽刺小说,更是一部深刻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性的作品。其中的妙语佳句,既体现了作者的文学造诣,也蕴含着对社会的深刻思考。这些句子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共鸣,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