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振聋发聩的意思

2025-10-21 19:15:27

问题描述:

振聋发聩的意思,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1 19:15:27

振聋发聩的意思】“振聋发聩”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言论或行动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启发性,能够唤醒人们沉睡的意识或改变人们的看法。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有深远影响的话语或事件。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振聋发聩
拼音 zhèn lóng fā kuì
字面意思 “振”指震动,“聋”指听觉迟钝的人,“发”是唤醒,“聩”是耳聋的人。整体意为:声音大得能震聋人的耳朵,比喻言论或行为非常有力,能唤醒麻木的人。
引申意义 形容言论或行动具有极大的震撼力,能使人警醒、觉醒,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或社会影响。
使用场景 常用于评论、演讲、文章中,强调某句话或某个观点对人有深刻触动。
近义词 震耳欲聋、醍醐灌顶、发人深省
反义词 轻描淡写、平淡无奇、毫无反响

二、使用示例

1. 新闻评论中

“这位记者的报道振聋发聩,揭露了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2. 教育场合中

“老师的一番话振聋发聩,让学生们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3. 文学作品中

“小说中的那段独白振聋发聩,让读者久久不能平静。”

三、成语来源与演变

“振聋发聩”最早出自清代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原意是形容声音之大足以震聋人的耳朵,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法,用来形容思想或言论的强烈冲击力。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成语已经不再局限于字面意义上的“声音大”,而是更多地被用来形容精神层面的震撼和启发。

四、注意事项

- “振聋发聩”虽然常用于正面评价,但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滥用。

-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在写作中,若想增强表达效果,可结合具体事例来体现其“振聋发聩”的作用。

五、总结

“振聋发聩”是一个富有力量的成语,它不仅仅是对声音大小的描述,更是一种对思想、情感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回应。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语言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关注那些真正能唤醒人心的声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