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标准国一到国六代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控制也日益严格。从“国一”到“国六”,排放标准不断升级,旨在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不同阶段的排放标准对应着不同的污染物限值和检测方法,同时也赋予了相应的代码标识,便于识别和管理。
以下是对我国从“国一”到“国六”排放标准的简要总结,并附上对应的代码信息,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各阶段的特征与区别。
一、排放标准简介
国一(GB 18352.1-2001)
2004年起实施,是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轻型车排放标准,主要针对CO、HC、NOx等污染物。
国二(GB 18352.2-2005)
2007年实施,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限值,增加了对颗粒物(PM)的控制。
国三(GB 18352.3-2009)
2010年实施,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车辆配备OBD系统,实现在线监测。
国四(GB 18352.4-2016)
2016年实施,全面采用国四标准,对柴油车和汽油车均提出更高要求。
国五(GB 18352.5-2016)
2017年实施,进一步降低排放限值,尤其是对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控制更为严格。
国六(GB 18352.6-2019)
2019年正式实施,为目前最严格的排放标准,分为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分别于2020年和2023年全面执行。
二、排放标准国一到国六代码对照表
| 标准名称 | 实施时间 | 代码 | 主要污染物控制 | 特点 |
| 国一 | 2004年 | GB 18352.1-2001 | CO、HC、NOx | 第一个全国性标准 |
| 国二 | 2007年 | GB 18352.2-2005 | CO、HC、NOx、PM | 引入颗粒物控制 |
| 国三 | 2010年 | GB 18352.3-2009 | CO、HC、NOx、PM | 配备OBD系统 |
| 国四 | 2016年 | GB 18352.4-2016 | CO、HC、NOx、PM | 更加严格的限值 |
| 国五 | 2017年 | GB 18352.5-2016 | CO、HC、NOx、PM | 提高氮氧化物控制 |
| 国六 | 2019年 | GB 18352.6-2019 | CO、HC、NOx、PM、PN | 最严格标准,分阶段实施 |
三、总结
从国一到国六,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经历了多次更新,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每个阶段的标准不仅在污染物限值上有明显提升,也在技术手段上不断进步,如OBD系统的引入、实时监控技术的应用等。这些变化不仅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也为汽车行业推动技术创新提供了方向。
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不同排放标准的代码和特点,有助于在购车时做出更环保、更合规的选择。同时,政府也通过逐步淘汰老旧车辆、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方式,推动整个社会向绿色出行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