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偷光四个字意思】“凿壁偷光”是一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克服困难、刻苦读书的精神。这个成语源于古代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西汉时期的匡衡为了读书,不惜在墙壁上凿洞,借邻居家的灯光读书的事迹。下面将从字面意义、出处、寓意以及现代引申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凿壁偷光”四字分别解释如下:
- 凿:挖、打孔。
- 壁:墙壁。
- 偷:借用、获取。
- 光:光线、灯光。
整体意思是:在墙上凿洞,借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这个成语原指匡衡为了学习而想尽办法获取光源,后来引申为形容人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学习、追求知识的精神。
该成语多用于赞美那些不畏艰难、勤奋苦读的人,具有强烈的励志色彩。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寓意 | 现代引申义 |
凿 | 挖、打孔 | 《汉书·匡衡传》 | 表示主动采取行动 | 表示努力、突破障碍 |
壁 | 墙壁 | 《汉书·匡衡传》 | 指物理空间的阻隔 | 象征困难或限制 |
偷 | 借用、获取 | 《汉书·匡衡传》 | 表示巧妙地利用资源 | 表示灵活应对、变通 |
光 | 光线、灯光 | 《汉书·匡衡传》 | 指学习的条件 | 象征知识、希望 |
三、成语故事简介(简要)
匡衡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学者,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便借邻居的灯光读书。由于家中贫穷,无法买灯油,于是他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让邻居家的灯光透进来,从而得以继续学习。最终,他成为一代名儒,官至丞相。
四、使用场景
- 描述某人虽生活困难但仍坚持学习。
- 鼓励他人在逆境中不放弃,努力进取。
- 用于教育场合,激励学生珍惜学习机会。
五、结语
“凿壁偷光”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求知之路,往往伴随着艰辛与坚持。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种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知识的态度,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