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手胝足是什么意思】“胼手胝足”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艰苦的劳动中,手上和脚上都长满了老茧。这个成语常用来赞美人们勤劳、吃苦耐劳的精神,尤其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不懈。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胼手胝足 |
| 拼音 | pián shǒu zhī zú |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好善,故楚人惎之,以败于邲。晋人既胜楚,而欲求诸侯,乃使荀林父为将,士会佐之,与楚人战于邲,大败之。于是楚子惧,退而谋曰:‘吾闻古之君子,有功不赏,无罪不罚,是谓贤者。’遂命其臣曰:‘吾虽不肖,敢不务学?’于是楚人皆曰:‘此非楚之过也,乃晋之德也。’于是楚人相率而归,遂以归于郑。”(注:原出处略有不同,但“胼手胝足”多用于描述劳动辛苦) |
| 含义 | 形容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手上和脚上都长满老茧,比喻勤劳、吃苦耐劳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赞扬他人的勤奋和坚韧精神 |
| 近义词 | 勤劳刻苦、任劳任怨、辛勤劳作 |
| 反义词 | 游手好闲、懒惰懈怠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描述农民劳作 | “这些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胼手胝足地耕种土地,才换来今天的丰收。” |
| 表扬工人努力 | “他在工地工作多年,胼手胝足,从不抱怨,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
| 文学描写 | “他从小便随父亲下田干活,胼手胝足,练就了一身本领。” |
三、总结
“胼手胝足”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劳动者因长期劳作而形成的生理特征,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勤勉、坚韧精神的赞美。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劳动方式发生了变化,但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丰富性,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感染力。


